合肥护理学院用和谐理念打造文化校园

2016-04-22 10:38:11
     目前,我校正在承担国家护理校园文化建设重点研究项目。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我们的和谐文化校园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是营造氛围,培养了创新人才;凝聚共识,推进了学校发展;凝练特色,彰显了学校个性;推陈出新,引领了区域文化。

     我们认为,和谐文化校园建设应是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校园文化”与“文化校园”,不是简单的词序颠倒,而是学校理念、精神、文化内涵的根本转变,是校园文化建设由“渐弱”到“渐强”的质变所达到的一个更高的阶段,是一种深层次、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校园更加强调大学文化的系统性与全局性,更加深刻地体现大学的文化功能。

     文化校园不仅体现为一种外在的文化现象或文化活动,更注重展现其内在的文化机理、厚重的文化积淀、持久的文化传承、深邃的文化理念,使之逐步成为特定区域内、特定人的内在生存方式,并不断影响和改造社会主体文化。和谐文化校园是一种校园文化的成熟形态和理想状态,更加具有包容性、多元性、高雅性、创新性。

     在学校功能定位上体现文化传承

     大学的本质是文化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大学是一种涵养心智和灵魂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针对高等护理院校而言,护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院校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护理文化,也即是护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所以我们在界定大学的功能时,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文化传承作为大学功能的应有之意,并将文化的传承功能落实在办学理念设计、学科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监控以及文化载体建设中。

     在办学理念中体现文化传承

     在办学理念中,我们更加重视中医文化、中医特色、中医精神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确立了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特色弘校、文化塑校、和谐融校”之路的办学理念,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这种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训是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和精神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凝重而深刻的校训,就像一张文化名片,折射出学校的个性与特色,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安徽中医学院的校训“至精至诚、惟是惟新”不仅是治学之铭言,也是立身处世之警句;不仅是人才培养目标之凝练,也是学校发展之方向。至精至诚:学校的育人理念。取意“大医精诚”,培养医术精湛和品德高尚的学生。惟是惟新:学校的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思考中医发展规律,谋划学校发展大事。

     重视大学形象设计

     大学的形象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显现。大学形象如校园布局、校园风物、学校标识、校徽、校歌、雕塑等,这是大学文化的基础条件。在五十周年校庆中,我们在校园中增添了一批文化设施,特别是重点设计了校徽标准。安徽中医学院的校徽标志以“悬壶济世”典故为切入点,以安徽地域特色的徽派建筑(马头墙)为形,辅以太极、蛇杖、中草药构筑成一个完整的“中”字,表达中医治病救人的仁德。药葫芦代表以中医济世著称的“北华佗”医学精神,徽派建筑则代表“南新安”的新安医学流派,两个医学文化的元素在安徽中医学院交融,得到传承。标志中间部分似手掌形,代表中医的把脉。在徽派建筑(马头墙)框架里,药葫芦内含乾坤太极,又融合了世界常用的蛇杖医学标志,杖也可以理解为针灸之银针,表明在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精华的同时,更有积极开放的胸襟和创新的精神。标志以宝石蓝为主色调,代表安徽中医学院务实、发展和充满希望。

     确立“追求卓越、与时俱进”的校园精神

     “追求卓越”体现了我校发展历程中广大教职医护员工同心协力、自强不息、追求至善至美的决心和作风。“与时俱进”蕴含着我校在发展中将抓机遇,推陈出新,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志存高远、爱校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教风,进一步加强教学氛围、学术环境的营造,坚决克服学术浮躁和教学不安心现象。

     一是注重弘扬传统护理文化精髓,其精髓集中体现在中医理论上,我们将中医学理论的教学提高到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高度去设计,在全校所有专业开设中医理论和中医哲学的课程。

     二是注重挖掘地方护理文化内涵,这种内涵可以概括为“南新安、北华佗”的地方特色,“南新安”与“北华佗”既有传统护理的共性,也有其发展流传的个性,我们将这种地方特色充分吸收到我校的文化建设中,在校园布局上,我们将两个校区充分整合,发展成“东医西药”的格局,即东校区以中医类临床专业为主,西校区以药学类专业为主,东区的校园物质文化形态注重新安医学文化特色,西区注重华佗药学特色。

     三是凸显新安护理文化特色。新安医学特色集中体现在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学派纷呈与和谐融通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家族传承与学术传承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地理新安”与“医学新安”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中医科学与徽学文化的有机统一与结合。我们加强新安医学的研究,整合了一大批国家级课题,出版了一系列丛书。

     另外,在新安医学文化的弘扬中,注重构筑多元护理文化平台、丰富校园护理文化载体,建设了新安医学文化馆、校史馆、古籍部、新安医学网站等。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提出“学生是最大利益方”的培养理念。大学的根本使命是育人,大学文化传承功能必然主要体现在育人功能上。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特征。大学要通过构建创新机制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构建“平台+模块”式、“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中医学人才培养新体系,并且优化“传统与现代、医学与人文、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并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日常的教育中,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经典学习、实践能力、辨证思维和医德修养。

     在大学文化建设的方法上体现和谐兼容

     一是注重自我生成与嫁接移植结合。一方面,我们利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中医学专业认证,深度挖掘、整合提升,生成具有安徽特色、本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内涵与文化景观,并不断积累、提炼、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外校专家的指导点拨,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将外校经验本土化。

     二是注重传承与创新结合。在文化校园建设中,我们积极弘扬和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类医药文化的精髓;正确地扬弃、杜绝落后文化的影响和不良文化的渗透。我们特别注意发挥老专家老教授在文化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在学术上注意继承他们经验,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上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比如在我校五十周年的校庆中,校史馆的建设、古籍部的建设就充分发挥了老专家老教授的建言献策作用,同时在他们意见的基础上整理创新。

     三是注重互动与对接结合。互动就是将大学文化精神和科技文化产品传输、辐射给社会,影响社会环境;同时请进社会文化,接受熏陶,开阔视野,促进构建。文化对接,就是在社会实践或实习中了解和学习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团队精神、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尽快适应向社会角色的转换。我校以新安医学发源地黄山和全国中药材集散地亳州作为重点,面向全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区域产业进行文化互动,扩大了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公共关系是一种塑造组织形象的管理职能活动。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信息交流、协调沟通、决策咨询、危机处理等。高校作为一个组织体,和企业一样需要公共关系营造。针对我校的发展状况,我们着力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公关规划,切实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信赖度,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形象。最终达到内强质量、外塑形象的目的,从而凝聚人心、聚拢人气,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与环境的要求,并使形势与环境为我所用,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改进新闻宣传,加强媒体合作

     新闻媒体是高校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它的信息传播快、覆盖面广,对于巩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努力办好校报、校园网、广播站,设计好宣传画册、宣传碟片等的同时,还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开展对外宣传,主动与媒体沟通,推动学校与社会形成和谐互动的局面,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挥校友会作用

     大学文化与特色最终是体现在大学培养出的人才身上。校友是大学文化的承载者,也是大学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创造者。“校友”与“母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特别重视校友对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建立了校友会,并在全国各地校友聚集地建立分会,我们从校友的成就中反观大学文化的质量,从校友的建言中反思学校文化建设的得失。我们每年邀请杰出校友返校讲座,为在校生树立榜样,以延续校园文化。